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

宏達電危機,要靠網路來轉機


最近宏達電連續出現營運不利的相關問題,從外部大環境來看,HTC面臨的問題包括:
  • 台灣國內市場不夠大,讓HTC缺乏練兵及維持基本生存的規模。
  • 來源國的問題,台灣製造的形象低於歐美日韓,讓HTC經營國際行銷相對困難,韓國由政府的輔助讓韓國製造的形象提升,台灣製造的形象提升還有一段長路要走。
  • HTC的行銷業務仍偏重與電信運營商的綁定,對於品牌在消費者端的行銷工作相對較弱,特別是GoogleAndroid平台日益壯大,消費者非HTC不可的理由非常薄弱。
  • HTC重硬體規格輕軟體及應用情境的訴求。

政大邱志聖教授點出宏達電在品牌的優勢說:『宏達電早期在歐洲市場與主要電訊營運商合作,借力使力順利成功的推出前幾代的Smartphone品,這些品品質效益不只消費者滿意,同時合作的電訊營運商也獲得不少通訊使用與服務量增加的好處,因此合作愉快,順利的滾出第一個品牌之輪,皆下來與GOOGLE合作的Android手機 hTC Dream Desire)也順利滾動第二、三輪。這些成功之輪皆是由優異的品成本效益(C1)開始,慢慢的建立品牌知名度(C2)與消費者信心(C3),最後生一些品牌與品專屬資C4)。這皆是要長期投資的觀念,不能採用短期的觀點來評估品牌對公司的價。最後要建議的是,高階主管也應該避免股票或政治相關訊息的發表,這些發表對一家要長期專注品牌建立的公司而言,皆是無益的,尤其是對C2C3有負面的影響。』。可見HTC的品牌在世界上已經有其品牌價值存在。

時報資訊產業分析提到:『宏達電自去年底推出的Butterfly、新HTC One,一直到今年6月底推出的Butterfly s,在市場皆有不錯反應,其中新HTC One更成功寫下宏達電有史以來的銷售紀錄,顯示其在高階智慧機的研發能力是具備優勢,且受到消費者肯定的;另一方面,宏達電領先業界在20089月宏達電發表世界首支Android系統的手機HTC Dream,後續多款智慧機品,成功將「HTC」品牌推向國際,分析師即指出,縱使宏達電第三季財測令市場失望,但品牌仍為其現階段正向的投資價,外資更亂點鴛鴦譜,直言宏達電不如考慮與中國手機大廠聯想或是華為進行合併,雖已遭到王雪紅否認,但外資語出如此,一大原因也是看中其近年來在國際奠定的品牌價;此外,由於宏達電為手機業,就經濟部投審會規範,並不屬於受特殊保護的業,因此陸資投資,完全不會有持股比例的限制。

宏達電的優勢在品牌價值,和智慧型手機的研發能力是中所肯定的優勢,接下來只要用SWOT分析結果找出短中長期的經營策略就容易規劃行銷的方向了。


HTC因為董事長王雪紅稱宏達電是「中國人品牌」在台灣受到負面評價,加上「換心」事件,以及其One系列智慧型手機之良率不佳,故障或硬體不良事件頻傳,可說是2012對於HTC打擊最大的三項負面評價,更使公司在2012年市值蒸發達8,000億元,近日公司經營不善,多位高階主管離職也是在媒體造成沸沸揚揚的討論,對於HTC本身造成已相當嚴重的傷害,可見宏達電在公關處理以及和使用者社群對話的部分亟待加強。

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在2534歲間居多數,目前15243545歲快速攀升。正是網路使用最高的族群。因此可以利用社群行銷的特色和他們對話,策略策重於傾聽客戶需求,用心去提供客戶服務,用心的經營與使用者的互動,增加客戶對於HTC的品牌忠誠度,進而讓社群來擁戴HTC品牌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